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,除了各媒體官方的粉絲頁之外,蘋果日報歷經被賣風波,最近推出許多新的官方粉絲頁,包括蘋果日報突發中心管理的蘋果關鍵現場、財經中心的蘋果搖錢樹、地方中心經營的蘋果跑跳碰、都會中心的蘋果非典型直擊和攝影中心的蘋果攝一下。
根據蘋果日報工會打的「廣告」,總共有以下14個粉絲團:
「蘋果日報」:蘋果官方粉絲團
「蘋果關鍵現場」:突發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余艾苔」:政治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生活八爪魚」:生活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跑跳碰」:地方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非典型直擊」:都會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娛樂新聞」:娛樂新聞粉絲團
「蘋果搖錢樹」:財經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繞著地球爆」:國際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地產王」:地產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攝一下」:攝影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運動超級吧」:體育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愛唉愛」:副刊名采人間事粉絲團
「蘋果關鍵現場」:突發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余艾苔」:政治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生活八爪魚」:生活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跑跳碰」:地方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非典型直擊」:都會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娛樂新聞」:娛樂新聞粉絲團
「蘋果搖錢樹」:財經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繞著地球爆」:國際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地產王」:地產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攝一下」:攝影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運動超級吧」:體育中心粉絲團
「蘋果愛唉愛」:副刊名采人間事粉絲團
(蘋果日報下設新的粉絲頁)
雖然蘋果日報並未公開表示這麼做的理由,但合理推斷,因日報平時需要到隔一天早晨才有辦法出報,雖然有即時新聞等管道,但整體而言的時效性常常已經跟不上網路,這些粉絲團,也許就是新的出路。根據之前壹週刊專訪回鍋的黎智英,黎老闆曾說,「你不能十年之後還是同樣的雜誌,不是報紙雜誌沒有了,而是會慢慢萎縮,但萎縮的是紙,不是做新聞的機構,轉型才是最大考驗」。
雖然這些粉絲團五花八門,但是同樣的趨勢,便是第一時間po上新聞現場的採訪照片,包括無法擠上報紙版面的漏網照片,或是記者們辛苦工作的照片,都突破過往新聞攝影的範圍。
雖然上線時間還不長,但小編注意到,像是蘋果關鍵現場,由於多屬社會新聞的突發新聞,有些過度滿身是血的照片,雖經馬賽克處理,但仍清晰可見血的痕跡,也引起許多粉絲的反彈,對此,該粉絲團小編則回覆「 小編知道各位粉絲的接受度不一樣,但社會現場就是這樣,有血腥、有溫馨、有難過、有歡笑。很寫實的照片會讓各位看揪著心,但美女的照片會讓各位看的開心,所以希望各位粉絲能夠放寬心,但我們一定會秉持著新聞自律的原則,處理每一條新聞」。
小編與粉絲的互動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,平時媒體報導內容如果有逾越新聞自律的界線,我們或有法規(如兒少法)或是自律委員會、相關NGO(如媒體觀察基金會)等組織監督,協助媒體自律,但今天,這些媒體在網路上出現很多分身,但報導的內容,該如何管理?如何自律?面對新媒體趨勢,新聞倫理的界線或許需要更多討論和重新界定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