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duckling
台灣的大街小巷,充斥各種連鎖、獨立品牌的手搖飲料店,小編最近注意到,像是清心福全在飲料杯上,已經貼上各種飲料品項所含的熱量。
原來去年開始,台北市衛生局開始輔導手搖杯飲料業者標示產品熱量,希望能夠提升民眾健康飲食的品質。而截至2012年9月底,包括喫茶趣ToGo」、「星巴克」、「丹堤」、「清心福全」、「85度C」、「CoCo都可」、「鮮茶道」和「COMEBUY」等8家連鎖業者,全台北市372家門市,全台灣1861家門市響應。
而小編所買的清心,更根據民眾喜愛調整的甜度(全糖、半糖)與配料(如珍珠、椰果)等,測量出各種熱量差異,印在標籤紙上。對於消費者來說,更能夠依此調整飲料購買量。
但是,今年初也傳出,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10家全台手搖飲料品牌、南北共26間分店的調查,卻發現很多飲料的糖類選擇名不符實,像是「半糖」,只有23%的飲料品項真的有達到半糖,高達六成約是7至8分糖(大約是少糖的含量),更有16%跟全糖差不多。
此外,飲料當中許多非單純茶類,像是添加百香、多多、葡萄柚等等,比起單純的紅茶或綠茶,熱量往往高上二至三倍,不只可能造成肥胖,也可能影響身體代謝,或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。
參考資料
台北市衛生局新聞稿
董氏基金會研究報告
0 意見:
張貼留言